我承認我受傷就是輸了

「我不想看見我的傷口,不想承認我被傷害了。」
「就好像……好像我輸了一樣。」
「那個傷害我的人像是在背後嘲笑我一樣。」
「我不懂,我不是做錯事的人,我不是傷害別人的人,爲什麽我要在這裡接受治療?」

這是我們常常會陷進去的迷思及兩難。

我們很清楚的知道,我們是被侵害的人,而不是犯錯的人。我們難以理解何以只有受傷的我們需要接受幫助,需要一再的花時間處理與治療自己,更需要一再的經歷那些痛苦與傷痛。

《從創傷到復原》書中提過的一段話:
治療師通常必須重新讓患者理解到,接受幫助是勇敢的行爲。面對自己的病況、採取行動改變它,這不是認輸、而是展現力量;這不是消極,而是主動出擊。採取行動幫助復原,絕對不是向加害者認輸,而是對倖存者賦權增能。治療師需要明確並詳細地陳述此觀念,以對抗倖存者對自己的恥辱與挫敗感,避免他不願意接受診斷和治療。」pg263

如果我們將自己復原的希望放在:「只要對方接受法律制裁或懲罰,我就會康復了」的認知上,也等同於我們把自己修復傷口的鑰匙放在的對方身上,我們無法相信自己能夠讓自己好起來,而必須寄托在一個未知且無法掌控的假希望上。

這樣的後果,往往會在我們收到不起訴書時,一切都垮下來了,等同於我們的希望一併被奪走了;又或者,我們會終日活在一個不得不的困境裡,找不到出口,看不到希望,因爲我們確實無法讓對方受到跟我們一樣的痛苦。

因此,若是我們把修復傷口的鑰匙放回自己手中。

看見練習照顧受傷的自己是我們最能夠做的事,理解到不讓對方造成的傷口繼續惡化是我們自己的責任,同時記得所有的治療歷程都是一種力量的展現 — 我們擁有能力修復我們身上的傷。

承認自己需要幫助,或許會出現挫折與挫敗感,但記得肯定自己很勇敢。因爲這真的是很困難的事。

而日後我們的生活中也都會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的傷口或傷痕,或許我們只是提早練習照顧自己,練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同在,練習表達自己的傷痛,練習允許自己有脆弱的時刻,這些全都不可恥。

不快不慢,一切都是最好的時機。

--

--

謝筱柔☂與創傷作伴•練習陪伴☂

❙關注性侵害、性猥褻、性騷擾、性別、LGBTQIA等創傷議題的諮商心理師一枚❙我相信無論妳/你是誰或經歷了什麽,都值得好好被對待。 ❙聯繫Email: jxx1781@gmail.com ❙現任:米露谷板橋心理治療所 #諮商心理師 #板橋諮商 🌹❙IG🔎_carpediem1781_